德信体育News
邢台年货盛宴:探秘新春德信娱乐与地方特产的完美结合
春节即将来临,邢台的年货市场正如火如荼,丰富的地方特产在此刻汇聚,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。市民们纷纷走进各大购物中心,准备挑选最具地方特色的年货,以迎接这个传统节日的到来。众多品牌和产品涌现,展现出浓厚的“邢”味道,让我们一起穿越这场与年货相关的奇妙旅程。
“看,清河羊绒围巾搭配邢白瓷茶具,这年货真是太绝了!”市民李明兴奋地对身边的朋友说。“我女儿送的太行山酸枣芽茶,您可务必要尝尝!”邻座的刘阿姨立刻加入了对话,欢声笑语中,满满的年味在空气中弥漫。
自去年腊月以来,当地的各色名优特产品在年货市场中大放异彩,成为消费者们争相抢购的对象,为蛇年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“邢”味道。通过创新的购物方式,“一站购”成为了人们备齐年货的新选择。
“以往可得跑遍全市才能备齐年礼,如今转个身就能配齐。”1月31日,市民张云飞来到邢台好品锦鼎广场店,采购了隆尧贡藕等特色商品。作为市重点打造的城市特产展销中心,今年春节,邢台好品备足了600余种本地名优特产品,推出了包含“四品”“五福”“六品”“八珍”等系列的伴手礼和核心产品,全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尤其是“五福”礼盒,将羊绒围巾的温暖、邢白瓷的雅致和酸枣仁颈枕的养生巧妙结合,深受顾客青睐,每天的销量超过30余箱。
在邢台好品(锦鼎广场店),顾客们纷纷选购各式特色商品,店员韩超也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调整货源。“如今00后更爱配酸枣芽茶的新中式礼盒,而商务客则偏爱包含邢窑茶具的高端套装。”他说,通过智能补货系统,能够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者需求。
不仅如此,今年以来,已有超过220单“云端孝心”从邢台飞向全国各地,最远甚至到达2300公里以外的海南文昌。此外,邢台还积极搭建年货供应链,为市民提供一条龙服务。1月27日,邢台太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首届太行泉城春节年货大集,展销水果、米面油、熟食、酸枣等本地农副产品300余种,帮助市民一站式采购年货。“从剪纸窗花到平乡酥鱼,散步就能将年货凑齐。”李爱苏兴高采烈地分享他的一番经历,展示出邢台年货市场的繁荣景象。
春节的时节,清河县也热闹非凡。经营羊绒企业多年的崔应国选择提前“封箱”生产,带着他最新研发的“蛇年福绒”羊绒礼盒回到陕西的家乡。“妈,这是送您新款围巾。”崔应国激动地对母亲展示,青蓝色的羊绒围巾,仿佛将邢台的山水线条一并织入。“这哪是围巾,简直是艺术品!”70岁的母亲连连称赞,展现了地方工艺的独特魅力。
在杭州的跨境电商园区,邢商徐永泽也在忙碌地分装年货礼盒。他通过网购南和小米等特产,打算将家乡的味道分享给身边的江浙同事。“过年必须让他们尝尝太行泉城的美味!”他的话语展现了在外邢商对于家乡的浓厚情感,同时通过这些特产传递着乡愁。
在南宫市的一条美食街上,人们因饺子而纷繁聚集,尤其是新鲜黄韭与肉丁制成的黄韭猪肉饺子,成为过年的必点菜品。当地居民张冬冰对此倍加推崇,称南宫黄韭鲜嫩健康,享用它的饺子是追求美好家庭生活的一种美好象征。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南宫黄韭正值产销旺季,每斤售价高达30元,但依旧供不应求。这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,也促进了本地的就业。
随着南宫黄韭产业的蓬勃发展,其他特色产品如酸枣也开始崭露头角。2月1日,河北山水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鸽透露,春节期间在古城景区专柜销售酸枣产品极为火爆,供不应求的局面让人惊喜。积累发展多年,邢台的酸枣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,不断完善与文旅和康养产业的互动,形成了良性的共生关系。
在这新春佳节之际,邢台不仅仅是一个地方,更是富饶特产的集中地。土生土长的“土宝贝”们从单一的种植走向了全产业链的多元发展。由此可见,带着乡愁、亲情和传统的年货,正成为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,引领着邢台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